前两天有亲戚和我聊天,谈到自己的孩子不知什么原因已经不上学两个月了,每天沉迷游戏,不肯与自己交流。心里很是着急,不知道该怎么办,问我有什么方法能够让TA的孩子上学。
很显然,问题的核心也许不仅仅是“孩子不上学”这么简单。
孩子上学学习,本是最自然不过的事情,除了考试升学等听起来有些功利的目的之外,学生在求学时期的学习活动,对于其自身的思维能力、学习能力、人际交往以及心智的成熟发展等都会有很大的帮助与提升。
然而实际情况是,不管在小学还是初、高中,常常出现学生不想上学、厌学的情况,并通过逃学、惧学以及拒学等不同行为表现出来。很多父母、老师使尽浑身解数:惩罚、劝说也很难起到很好的效果。
在内陆的一些儿童青少年的精神门诊中,竟有1/3-1/2的案例是与儿童青少年的厌学问题相关。医生表明,在所有的案例中,有50%其实是基于心理因素引发的,厌学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发展。实在是需要引起父母,以及在校工作者的重视!
本周《青少年心理师专业》的陈祥美老师在《学校辅导工作与实务》课程中,单独就“逃学、拒学和惧学”主题进行了细致讲解。结合着老师的授课内容与相关资料,小编也将孩子厌学问题的原因,作为父母、老师应该怎么去看待与处理的问题进行整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为什么会“厌学、拒学”?
孩子的厌学、拒学问题,并不像表面看到的,仅仅是“不想上学”那么简单。其背后往往是个人、家庭、学校等多因素综合在一起,互相影响牵连,共同造成了问题的爆发。
而作为成年人,只有了解他们拒学形成的成因,才能够根据不同问题的具体情况进行有效的支持与协助:
个人因素:是否因为孩子不想和TA亲近的家人分开,或者患有精神疾患;
家庭因素:父母的离异、争吵,父母对于课业过于严格,疏忽孩子等;
学校因素:和同学的关系不好,在学校被霸凌欺负,教师的管教方式不合理;
一线青少年医生根据自己的临床工作经验,也提出在厌学的孩子在早年经验,几乎有这些共同的现象:
①早年被托付给其他人抚养
②依恋关系不够安全
③父母惩罚、打骂孩子比较多
④过早的在寄宿小学生活,割断了和父母的关系
可见,那些让成人头疼的孩子,其实内心充斥着痛苦与绝望,只是通过“厌学”的信号呈现,让大人关注到,背后存在的问题。
家长、老师如何看待孩子的厌学?
孩子的厌学、拒学问题的出现,往往不是一朝一夕。所以当父母、老师真的遇到了这样的情况,应该两个心态最重要:不勉强,不着急。
不勉强:孩子出现厌学情况,很多父母下意识的第一反应就是着急:孩子不上学,学业耽误了怎么办?
然而,这样的做法反而阻碍了对于孩子问题的解决。
首先,父母要先冷静下来,不要通过指责、强迫等方式给孩子施压。相反,要和孩子站在一条线上,成为“同盟”,从TA的身份、状态去理解思考:没有一个孩子真的不想上学,明白TA做出这样的行为,内心一定也十分痛苦,背后存在一系列的问题需要处理解决。
以温和的态度可以尝试和孩子聊聊:
如:看到你现在这样,我很是心疼。虽然上学很重要,但我这次和你聊天不是逼你上学了,我更关心的是你现在发生了什么事情,让你不想上学?
不管是教师也好、父母也好,发现孩子出现厌学、拒学的问题,并且很难支持到TA的时候,就需要及时帮助孩子寻求专业人士(心理咨询师、精神医生)进行深入、彻底的解决。
不着急:哪怕是找到了专业人士,作为父母也好,老师也好,也要心存耐心。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问题的解决、孩子的转变,甚至父母自我的反思与觉察都需要时间,在这个过程中,成年人内心的稳定、耐心,对于孩子的问题解决至关重要。
我见过很多父母,因为缺乏对于厌学等相关问题的专业知识与自我觉察的意识,又没有足够的耐心,在中途结束了对于孩子心理咨询或治疗的相关工作,这对于很多孩子心理的恢复与问题的解决都非常可惜。
怎样帮助孩子解决拒学的困扰?
不同厌学行为背后的原因也各不相同。
作为青少年的心理工作者,一方面,需要与孩子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但仅仅从孩子自身去解决,不管是帮助孩子改变认知也好、培养好的学习习惯也好,很多时候往往不够。
节选自学校辅导工作与实务的课堂讲义,禁止转载
多数情况下,孩子的厌学问题都会与其家庭有关。
如果不和父母建立可靠的关系,得到来自父母双方的支持,让父母成为孩子问题解决的坚强后盾,哪怕当时孩子的厌学问题得到暂时的解决,但是根源性的影响因素还在,孩子的厌学问题很有可能复发,甚至更加严重。
这都需要与其家庭(父母)进行沟通,为孩子建立良好的支持系统。
当然,在实际的案例解决中,可能涉及到的问题因素非常多:不管是孩子自身对于学习的认知、学习行为策略、家庭系统的支持,班级同伴的关系、老师的教学、甚至校园霸凌事件等,都可能涉及其中。
这对于解决问题的工作者的专业知识与工作能力的扎实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单单是了解青少年心理、以及一些个体咨询的技能,还需要会和家庭成员进行会谈,甚至在比较复杂的案例中,能够协调、调动多个系统的力量来对青少年来访者提供支持。
这种情况并非只有“厌学”的案例中出现,其他青少年心理问题也都大同小异。青春期是心理问题的高发期,网瘾、强迫、抑郁等诸多心理问题也会在这个心理发展阶段频发,处理起来非常棘手。这需要从业者进行系统化的学习与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