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疗法在如今已然是治疗抑郁症、焦虑症等心理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一提到精神心理疾病,人们就会想到吃药和做心理咨询。
但其实,除了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外,还有一种大家都自动忽略的日常方法也能帮助你改善负面情绪。就像我们常说的“没有什么是火锅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两顿”一样,日常的饮食或许就可以帮助你恢复心理健康。
在生理心理学这个研究领域中,我们熟悉的褪黑素、五羟色胺、多巴胺都是其中的常客。然而,这些能够直接影响我们睡眠和心情的物质,基本上都可以从日常的饮食中获取。
因此,除了饱腹后的愉悦之外,在饮食习惯与心理健康之间还有着更深层的联系。
01.吃吃喝喝也能影响心理健康?
就像人们常说的“你是由所吃的东西组成的”那样,科学家已经发现了多种食物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密切联系了。
长期以来的研究表明,含糖饮料、油炸食品、高脂肪乳制品和甜食,不但容易导致肥胖,还会增加人们患上抑郁症的风险。而三文鱼等食物中的Omega-3脂肪酸,牛油果和特级初榨橄榄油中的单不饱和脂肪,则有助于降低抑郁症风险。在2021年的一项研究中,科学家发现每周吃两次鱼或更多的女性比每周吃不到两次鱼的女性患抑郁症的风险低了25%。
如果我们的身体长期食用高碳水高糖类的食物,不仅会破坏体内胰岛素的平衡,还会提高大脑感染和氧化应激的风险,更会影响到心理健康,诱发抑郁症。
02.想要保持心理健康,应该怎么吃?
目前,在营养心理学家推荐的抑郁饮食方法中,地中海饮食和生酮饮食都是较为推崇的饮食习惯。生酮饮食法最早是作为减肥方法被使用,强调低碳水高脂肪的饮食结构。
这种饮食模式能够确保血糖稳定正常,降低血液胰岛素浓度,帮助纠正神经递质失衡,改善大脑获取能量的途径。而地中海膳食模式则是现代营养学更为推崇的健康膳食模式,这种饮食习惯强调多食用橄榄油、豆类 、非精制谷物 、水果 、 蔬菜以及鱼类,适当食用奶制品,适度饮酒,少吃肉类和肉制品。
研究表明,受调查者的饮食习惯与地中海膳食模式的符合程度越高,其抑郁症发病风险就越低。不过在实践中,单纯的饮食法并不能取代抗抑郁药物的使用,具体的膳食方案还需要咨询心理医生才能决定。
生理因素对于情绪的影响,远比我们想象中的要更大一些。而饮食,作为我们与世界沟通联系的桥梁,也在无形中塑造着我们的心理健康。因此,相比于只针对症状的抗抑郁、焦虑类药物,直接对身体状况加以调整的饮食习惯,无疑是更加便捷、放心的改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