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岁那年,小北不能去上学了,他没力气走出家门,也没法控制自己的喜怒哀乐。
他去医院看精神科,被诊断为人格障碍。在休学的4年时间里,身边总有人说他脆弱,亲戚们甚至拿山区的孩子与他作比较:人家连饭都吃不上,你有吃有穿的,你这不就是作吗?
精神疾病的个体化因素太多,无法明确归因,疾病与心理问题之间的分界也模糊不定。比起成年人,青少年精神疾病还有更多的干扰项,症状不够典型,所以疾病和青春期叛逆也常常难以分清。
母亲对于小北的疾病一直是持怀疑的态度,但为了让孩子尽快回归正常生活,她带小北找过社会上的心理咨询师,也在当地综合医院找过3位大夫。
2021年8月,求医半年无果后,他们在朋友的介绍下,来到了西安康宁心理医院,找到了我院的徐生玲主任开始接受治疗。治疗室里,徐主任为他们分析疾病背后的问题:小北的父亲在他 9 岁时因病过世,而母亲和小北的母子关系过度紧密,养育孩子的方式过于强势。这些都可能是影响孩子精神健康的因素。
徐主任强调:在家庭治疗的概念里,生病的不只是孩子自身,还有他和周围人的关系。面对疾病,要做的不是指责,也不只是在医学意义上消除它,我们要去理解疾病背后,孩子们的生活中到底发生了什么。
徐主任有话说:“ 你是病了,不是在作 ”
我们医院是精神卫生专科医院,大众对于看精神科是挺顾忌的,所以走到我们医院的家庭,往往都在外面经历了特别长的时间。首先家长不知道孩子是精神问题,比如孩子发脾气,就是不听话嘛,家长不认为这是个病。其次是精神科的问题常常会伴随一些躯体上的症状:头疼、眼睛疼、牙疼、脖子疼……还有发烧的,一般是在周日晚上,因为周一要上学了。
家长带孩子去综合医院,查了一圈,查不出问题,大夫就会建议转诊,看是不是精神科的问题。当然这也说明,我们其他专科的同行这方面的意识提高了。
一些孩子是被学校要求来的,他们因为生病,成绩不好,给班级拖了后腿。老师建议家长带孩子去看医生,家长就很不高兴,认为老师是在推卸责任,想让孩子拿回一个诊断。这样的情况下,家长来就诊的动机不是治病,而是想证明自己的孩子正常,就导致我们问诊的时候,家长不太配合。这其实是一个机制问题,怎么能让老师、家长、医生为了孩子达成合作。
这也是我们做治疗的时候,和家长沟通很困难的一点,就是让家长理解,孩子这是病了。80 % 以上的家长不能理解孩子怎么了,还会觉得孩子有点作。
孩子很容易受到家长的影响,所以最开始,孩子也会问,我怎么了,我不想这样,我是不是在作?我就会明确地说,你现在病了,不是在作,你这不过是疾病的一些症状。这句话本身就能帮到孩子,孩子会感觉好很多,知道自己不是故意的。我也告诉他,治疗后你会好转的。
从健康到疾病是一个连续谱,如果家长对孩子的状况保持敏感,及时干预,可能就不会发展到疾病。比如当孩子的成绩突然出现很明显的下滑,家长要引起重视。要问问孩子怎么了,也要找老师沟通,了解孩子在学校有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发生。但是,也要避免一个常见的误区:很多家长只看成绩,只要成绩好,哪怕孩子每天上学都很痛苦,甚至间断性地上学,也不觉得是个事儿。
成绩之外,家长要关注孩子的情绪、行为(是否出现退缩或暴力倾向)、人际关系(是否频繁和人发生冲突)。
躯体上的症状也是常见的信号,一旦在综合医院排除了身体疾病的可能,就要考虑是不是精神科的问题。察觉到这些信号,要尽早带孩子来就诊。孩子到底病没病,是什么病,病得有多重,需不需要药物治疗,是要由精神科医生来判断的。心理治疗的基本目标是消除症状、治愈疾病,而终极目标是人格的成熟和完善。
我也见证过太多的孩子,他们的康复很艰难,但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慢慢想通了。最后,他们不光是病好了,也会对这个社会理解得更深刻,这是一个成熟的表现。